一、白条猪价格走势
本周,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小幅波动,价格反复调整。
4月11日,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平均价是17.75元/公斤,比上周同期(4月4日)的16.90元/公斤上涨5.03%;比上月同期(3月11日)的17.10元/公斤上涨3.80%;比去年同期(4月11日)的18.15元/公斤下降2.20%。周环比明显上涨;月环比小幅上涨;年同比小幅下降。上周,价格同比下降6.11%,本周同比降幅明显收窄。
本周,日均上市量为1655.14头,比上周(3月29-4月4日)1748.71头下降5.35%;比前2周(3月22-28日)的1756.14头下降5.75%;比前3周(3月15-21日)的1709.43头下降3.18%;比前4周(3月8-14日)的1812.43头下降8.68%。
去年同期日均上市量为1492头,年同比增加10.93%。上周同比增加26.13%,本周同比增幅明显缩小。同比增幅缩小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周环比增加了7.61%,而今年周环比却下降5.35%,一增一减,使得本周日均上市量同比增幅大幅缩小。
日均上市量周环比小幅下降,属于正常的需求变化。主要原因减少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们对肉类蛋白的需求减少,导致白条猪的销量下降,拉动日均上市量周环比下降。
本周的气温高于去年同期,去年同期的肉类消费还处于需求恢复的过程中,而今年则早早启动肉类消费的夏季模式。日均上市量环比下降,并不是毛猪供应不足造成的,而是需求季节性下降所导致。
本周日均上市量环比下降,肉价并没有出现上涨,周内大部分时间的价格是低于上周的,仅仅是因为上周末价格日环比下降的幅度略大一些,而本周末价格日环比上涨的幅度略大一些,一降一升,使得周环比明显上涨,但是周内价格基本上是低于上周的,与需求对价格的支撑减弱有关。
本周末,由于有一家屠宰厂的白条入场时间推迟,他们家的肉到市场时,其他屠宰厂的白条猪已经基本售罄,市场商户担心这家屠宰厂的白条猪到不了市场,纷纷抢购其他屠宰厂的白条,拉动了白条猪批发价格的上涨。
实际上,屠宰厂仍然坚持尽可能多的向市场供货,但是代理商考虑自身的利益,通过控制上市量来稳住价格,使得价格的波动幅度缩小。本周内有两天价格反弹,上一次是因为清明节小长假结束之前返京的车辆过多,有运送白条猪的车辆延误在路上,没有及时赶到市场,商户上货积极所致,与本周末价格上涨的原因类似,其他时间段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基本上保持稳定。
屠宰厂对后期肉价的走势并不看好,所以才要求代理商尽可能多的向批发市场供货,而批发商为了自身的利益又有限量保价的对策,使得本周的日均上市量比上周有所下降,也使得价格走势基本上保持稳定。
由于屠宰厂的猪源来自多地,他们对毛猪供应状况的掌控是多元的,是多地域的,是较大范围的,相对比较客观。养殖场不可仅仅凭借一时一地养殖状况的变化就盲目调整产能,对于下半年猪价的走势还是要参考一下屠宰厂的观点,适当调整自己的预期。对于近期仔猪价格上涨的情况,要冷静看待,有时候仔猪价格高企,当此批仔猪出栏时,反而是猪价相对较低的时候。
短时间内,肉价仍然还会维持小幅波动、反复调整的状态,难以出现连续的涨跌。
二、鸡蛋价格走势
本周前期鸡蛋价格保持稳定,周后期连续上涨。
4月11日,新发地市场鸡蛋批发平均价是6.98元/公斤,比上周同期(4月4日)的6.45元/公斤上涨8.22%;比上月同期(3月11日)的7.30元/公斤下降4.38%;比去年同期(4月11日)的7.11元/公斤下降1.83%。周环比明显上涨;月环比小幅下降;年同比小幅下降。上周,年同比下降5.95%,本周同比降幅大幅收窄。
本周前期,蛋价还处于谷底,本周后期,蛋价开始发力,出现连续上涨的走势,短短几天涨幅比较明显。
最近一段时间,在蛋鸡养殖业内,基本上已经形成一种共识,就是近期蛋鸡的存栏量充足,鸡蛋供应有阶段性过剩状况,如果不压缩产能,蛋价会一直处于低位徘徊的状态,养殖场也会出现亏损。摆脱这种状况的主要途径就是淘鸡,加大淘鸡的力度。
本周后期,蛋价出现上涨,拉动蛋价走高的主要原因既有即近期销售速度有所加快的原因,也有北方多地的养鸡场正在淘鸡的原因。尽管近期淘汰产蛋鸡的价格有所下降,现在淘鸡会有亏损,但是一些养鸡场还是义无反顾地淘汰正在产蛋的蛋鸡,“长痛不如短痛”。
近期,养鸡场内鸡蛋的库存已经消化了一部分,存量有所下降,蛋商库存的鸡蛋存量也有所下降,但是存量仍然较大,所以蛋价在连续上涨几天以后出现了停歇。有些业内人士认为,去年年底集中补栏的那些雏鸡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会相继进入开产期或者产蛋高峰期,鸡蛋供应充足的状况还会延续,在库存鸡蛋还没有被消化之前,蛋价继续上涨的动力仍然有所不足,蛋价还会继续在低位运行一段时间。
三、蔬菜价格走势
本周前期,蔬菜的整体价格保持稳定,周后期连续回落。
4月11日,新发地市场蔬菜加权平均价是3.21元/公斤,比上周同期(4月4日)的3.30元/公斤下降2.73%;比去年同期的3.25元/公斤下降1.23 %。周环比小幅下降;年同比小幅下降。上周,价格同比上涨0.30%,本周同比由微幅上涨转变为小幅下降。
本周后期,蔬菜的整体价格出现了连续回落。此前约两周的时间,菜价一直呈现比较纠结的状态,小幅波动、反复调整,价格既涨不起来也降不下去,处于僵持的状态。在本周后期,这种现象出现扭转,出现了连续几天的下降。
价格连续下降,主要原因是产地转换过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北方春季蔬菜的上市量得到比较明显的增大,助推价格下滑。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豆角类蔬菜和散菜花、莴笋、圆白菜。
此前北京市场上销售的豆角类蔬菜几乎全部来自南方地区,包括云南、四川、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到本周,山东暖棚生产的豆角类蔬菜逐渐形成批量上市条件,豇豆、扁豆、油豆、豆王、白豆角等上市量逐渐增大,河北的豇豆也形成批量上市条件,河北的豆王、白豆角、油豆也开始在市场上露面。目前南方产区的豆角类蔬菜基本上进入上市尾期,随着北方产区豆角类蔬菜开始形成批量,南方产区的豆角类蔬菜正在逐渐退出北方市场。在南北方豆角类蔬菜同时上市的情况下,豆角类蔬菜的价格基本上呈现整体下降的走势。
此前散菜花全部来自南方产区,近期南方产区的散菜花已经进入上市尾期,品质也参差不齐,江苏、河南的散菜花开始上市并且逐渐取代南方产区的散菜花,随后山东、河北的散菜花也会相继上市,使得散菜花的价格也出现了连续下降。
此前市场上莴笋的主要来源地是南方产区,在浙江、福建、云南莴笋退市以后,经过安徽、河南莴笋的过度,主产地北移到山东、天津。前段时间,山东、天津的莴笋刚刚经历了寒潮天气的袭扰,上市期有所推迟,供应链衔接出现短暂断口,价格一度出现比较明显的反弹。近期,山东、天津莴笋都开始进入批量上市阶段,供应量增加,价格连续下降。
此前市场上销售的圆白菜大部分产自湖北,湖北圆白菜种植面积较大,价格一直呈现低位徘徊的走势,在湖北圆白菜退市以后,江苏徐州、河北邯郸小拱棚的圆白菜开始上市。小拱棚种植的圆白菜,上市期早于露地的,在定植初期用小拱棚,待到气温升高以后,掀开了棚膜,也是露地生长,近期此类圆白菜上市量明显增加,价格也在不断地下探。
除了产地转换取得阶段性成果,近期气温升高对蔬菜的生长也提供了有利条件,茄果类蔬菜中的黄瓜、西葫芦、圆茄、长茄等生长速度加快,产量增加,价格也呈现季节性下降趋势。鲜嫩小品种蔬菜的产量也在增加,价格也在波动下行。香菜、韭菜、茴香、小菠菜、小白菜、小油菜、油麦菜、散叶生菜的价格都有所下降。
当然,在蔬菜价格整体下降的同时,也有少数品种的价格有所反弹,但是这种反弹大多属于随机性的,暂时难以形成趋势,对整体价格的走势影响较小。因此,在这种形势下,本周后期蔬菜的整体价格还是出现了连续下降的走势。
本周后期,华北地区发布了强风预警,我国大部分地区会经历一场自西向东、由南向北的强风天气过程,由于近期北京地区的蔬菜大部分来自北京以南地区,强风对蔬菜供应的影响暂时还没有表现出来,如果强风刮坏了大棚,吹坏了地里的蔬菜,对供应会造成一些影响,但是由于春季蔬菜的种植面积相对较大,蔬菜的供应能力还是有保障的。
作者:刘通